我校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热议全国“两会”




全国“两会”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举国关心,万众瞩目。3月3日和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在北京召开。我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党外代表人士积极收听收看大会盛况,学习“两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表达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意愿。

湖北省人大代表、地球科学学院黄春菊教授谈到,自己对党和国家过去五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倍感自豪,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必将实现更大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作为一名来自教育系统的省人大代表,自己将认真关注“两会”信息、熟知民情民意,坚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书育人中心工作落到实处,立足岗位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两会”胜利召开。

湖北省政协委员、经济管理学院邓宏兵教授谈到, “两会”关注的是民生大事,关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经济建设在过去五年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效益、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改革开放。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期待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专业特长,为国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洪山区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民进支部主委、材化学院副教授沈毅说,地大民进支部高度关注全国“两会”,热烈期盼“两会”胜利召开。“两会”是民生之会,是发展之会。“两会”期间,地大民进支部将组织全体会员认真学习“两会”相关报告精神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教育及其他国计民生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六个新”研判指导下,结合支部专业特色和人员优势,积极主动作为,在水文地质、地质减灾防护以及地质旅游等方面,努力服务地方经济增长与促进地方环境保护,紧跟国家改革发展所需,立足学校教学和科研实践做贡献,担当国家改革发展之责任!

民革地大支部主委、工程学院副院长倪晓阳:“两会”期间,民革地大支部的党员们认真收听收看了相关报道,大家认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深入、具体,用事实和数据传达了近五年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解决方案,结合我们实际工作、学习和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作为高校教师深受鼓舞。针对2018年的工作重点——发展和民生,作为民主党派成员,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作为智库的优势及桥梁作用,在民生问题的研究上加快和企业融通创新,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在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及推进“双创”上水平的工作中多献计献策,从微观领域为深化关键领域的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省政协委员、《学报(社科版)》主编刘传红教授: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了。今年“两会”将审议和通过宪法修正案,并将产生未来五年中国的领导集体等,加上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因此格外受世人瞩目。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工作报告中说,我们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无比振奋,我们为伟大祖国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而无比自豪。作为高校教师,我对此完全赞同并深受鼓舞!他还指出,全国政协要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献计出力作为“工作主线”。作为地方政协委员,我感到到责任在肩、无比光荣。

毋庸讳言,尽管我们已经非常接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是仍面临一些短板弱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就是其一。当前从全国来看,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仍比较突出,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现象仍较普遍,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新的目标、任务、举措,诸如全面推行河长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等等,昭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李克强总理在刚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健全生态文明体制作为2018年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对打好包括污染防治在内的三大攻坚战提出了具体要求。

我们完全相信,2018年一定是很值得期待的一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美丽中国建设一定阔步向前,全体人民一定会在生态环保方面收获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武汉市政协委员、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苏洪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收看了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更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必须在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背景下去考量、去谋划。“双一流”建设一要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二要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三要全面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四要注重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五要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双一流”建设必须基于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建设,培养的人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学科发展要适应学生的全面发展。

武汉市政协委员、审计处副处长曹桂华: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了,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管理工作的教师、一名政协委员,聆听了俞正声同志所作的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受感动!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各项事业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对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和公平、公正。教育系统要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有信心,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更有信心!

硚口区人大代表、民盟地大委员会主委魏昌华副教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非常关注“两会”上与教育相关的话题。五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改革取得的突出成就,作为一名参与者,我与有荣焉!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对中国的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并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立足岗位、强化责任意识、承载历史担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守立德树人根本、潜心教书育人,把“两会”精神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洪山区人大代表、民盟地大委员会常务副主委朱静副教授:本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和“促进多渠道就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等。这不仅体现了“公平”和“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指导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准确把握。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深感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份子,在新时代应担负起国家发展的使命感,增强责任心和主动性,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在本职工作中尽量发挥自己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积极参与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中去,同时自省自律展现良好师德师风,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争取多为国家出培养品学兼优的人才。

致公党地大支部主委李波教授: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站位高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论述,提出了要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民主党派党员,既要立足使命,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学术前沿,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人才、创新团队,提高创新能力,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服务国家建设,同时,要关注民生,建言献策,力争“双岗建功”。

九三地大委员会委员、财务处副处长马晓霞: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两会最关注的热点。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超过4%,”这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坚定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决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要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让13亿人都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也明确提出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征程的新方向。做为一名高校管理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抓实干,务实创新,为国家和学校的发展助力。

九三社员、经济管理学院李江涛副教授: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为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国家不仅可以在经济层面上实施供给侧改革,也可在教育领域进行供给侧式的变化。教育服务与需求的比重不均衡会引起学生教育的低级化,真正公平的教育应该是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机会,如此,国家的未来才能放心交给受到优质公平教育的青年栋梁。

在“互联网+教育”的新形势下,立德树人,不断研究教育创新,使大学教育更加接地气,有生气,考验着学校、教师的能力和智慧。教育是民生之本,强国之基。希望教育公平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好的、有质量的教育应该指向学生的实际获得,真正公平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机会,这其实正是老百姓对教育的渴盼所在,也是优质教育的内涵所在;它不仅应成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着力点和发力点,也应成为教育各项改革的终极目的和价值取向。

我国已迎来“全面二孩”时代,教育问题面临全新挑战。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一定会给教育资源的分配带来压力,但教育资源的差异不完全在国家社会层面,还有家庭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家长想上名校不仅因为名校有好老师,还有优质生源营造的良好学习环境。所以中国教育改革应该还有个附属的项目:优化中国家庭教育环境。我对我国的教育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今后将以实际行动把“两会”精神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中。

民建地大支部主委、公管学院朱江洪副教授:总理的工作报告对教育改革发展定下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框架要求,回应了人民的呼声,也回应了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通过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实现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是社会公共资源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特征。教育发展的要求需要全体教师的点滴努力,汇聚成海方可达成。作为高校教师中一员,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