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



九三学社

【简称】九三学社

【组成】主要由科学技术以及相关的高等教育、医药卫生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

【历任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历任主席为许德珩、周培源、吴阶平、韩启德。现任主席武维华。

【组织发展】截至20226月底,九三学社在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组织,有社员20.4万余人。

【发展历程】抗战后期,一批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学者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后为纪念194593日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更名为九三座谈会,194654日,改称九三学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九三学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奋斗,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九三学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上为社会主义服务道路,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在国家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和医药卫生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九三学社积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自觉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履行职能,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先后就教育体制改革、知识分子政策落实、三峡工程建设、延安革命纪念地保护和建设、非典防治、三江源保护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九三学社聚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长江黄河流域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事项深入调研、高质量建言;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和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积极助力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力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贡献。

(来源:https://www.zytzb.gov.cn/zytzb/2022-12/25/article_2022122523353889601.shtml


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

简称九三学社地大委员会。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支社,1952年筹备,19545月正式成立,当时有社员11人,首届主委张席副主委杨遵仪、郝诒纯。随后在袁复礼、张席、冯景兰、尹赞勋、袁见齐、杨遵仪、郝诒纯、杨起、苏良赫等九三前辈及科学巨匠的带领下,北京地质学院支社在北京地质学院的建设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曾多次被九三中央、九三北京市委、九三海淀区委和中共中央统战部、北京市委统战部、海淀区委统战部等评为先进基层组织。1975年学校迁址武汉,少部分社员随迁武汉。在恢复民主生活以后,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于19883月成立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小组,成立时共4名社员(刘庆生、龙祥符、晏同珍、张光前),刘庆生任小组长。2002年成立省直属支社,刘庆生任主委。截至20224月,现有社员47人。历史沿革如下:

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小组(1988.03-2002.04

组长:刘庆生

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支社(2002.04-2007.10

主委:刘庆生 副主委:李践 委员:胡光道

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支社(2007.10-2009.09

主委:王龙樟 委员:田圣斌、胡怀敏

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2009.09-2016.11

主委:王龙樟 副主委:田圣斌、胡怀敏 委员:王毅、李季

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2016.11-2021.06

主委:王龙樟  副主委:胡怀敏、杨丽霞  委员:李季、马晓霞、胡军华

九三学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2021.06-至今)

主委:王伦澈 副主委:胡怀敏、杨丽霞、向武  委员:马晓霞、胡军华、贺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