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统一战线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发布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我校统一战线各界代表人士通过网络、电视、新媒体平台等渠道收听收看相关报道,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倾吐心声,展望未来。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教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胜利召开,不仅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紧密围绕会议精神,特别是关于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论述,通过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加强科研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通过实施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导高端人才向先进制造业流动,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工程师思维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湖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环境学院葛继稳教授:我完全赞成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布局的系统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历史时期,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作为高校生态环境专业教师,我深切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丰硕成绩来自不易,对党中央深化和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充满信心!我将立足岗位,坚持“四个面向”,紧盯学术前沿,积极参与高等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强国中实现更大作为。

湖北省政协委员,民盟湖北省委会常委、地大委员会主委,地球科学学院曹淑云教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我倍感振奋与鼓舞。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新时代新征程擘画了宏伟蓝图。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的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不仅关乎每一个孩子的未来,也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大局。我将积极响应全会号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通过开展跨学科项目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他们适应未来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将不断取得新成就,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湖北省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湖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材料与化学学院娄筱叮教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身处重要历史节点,我们要借助深化改革进一步打通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间的通道。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改革风正劲,创新潮更涌。在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将致力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

武汉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我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曹桂华教授:这次大会对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改革开放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事件。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新征程上新的伟大变革,将迸发出更加蓬勃的力量。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教育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和责任,这对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作为一名无党派代表人士,要积极纳言谏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武汉市政协委员,民革武汉市委会委员,后勤保障部副部长苏洪涛: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明确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三位一体的国家战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站在“三位一体”的战略高度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工作内容,注重协同性,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潜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生性发展,从而实现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其次要注重实施过程的精准化,引导学生养成自强自立、终身学习、成人成才的意识,让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能持续发展。

武汉市政协委员,民革湖北省委会委员、地大支部主委,工程学院宁伏龙教授: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愿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些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方向!会议凝心聚力,催人奋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民革党员将不断提高建言实效,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做出积极贡献。

洪山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地大委员会副主委,材料与化学学院杨丽霞副教授:筚路蓝缕谋发展,砥砺奋进正当时。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也锚定了时代洪流中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与目标。会议中突出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会坚定政治信仰,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把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发现反思总结,努力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优秀人才。同时身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也将以专业知识赋能产业发展,为使“科技之花”在希望的田野上更加绚烂贡献自己的力量!

洪山区政协委员,民进湖北省委会委员、地大支部主委,材料与化学学院沈毅副教授:刚刚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规划了国家的发展道路。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我特别关注到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我一定遵循部署、坚定决心,通过教学育才和科技攻关努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洪山区政协委员,民盟盟员,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彭静教授:作为一名设计学专业的高校教师,我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后深受鼓舞。公报为教育事业指明了新方向,我深感责任重大。在设计学教育中,要积极贯彻党的精神,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家国情怀的设计人才。将党的理念融入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用设计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我们要以公报为指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推动设计学领域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民建地大支部主委,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江洪副教授:三中全会总结了新成就,明确了新方向,设定了新目标,加注了新动力,是新时代百年未有大变局下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全会强调了教育,科技和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对于教育的定位为高校教师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明确了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我深感振奋与骄傲,对为国效力为党育才满怀信心。我们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在数智教育领域稳步前行,为推动现代化教育模式持续努力。

致公党湖北省委会委员、地大支部主委,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李波教授: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教育、科技和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为高校教师指明了奋斗方向,我们应积极倡导并践行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国家战略,深度参与并推动教育改革,紧密关注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调整和优化学科设置和研究方向,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推动国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常委、地大委员会主委,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伦澈教授: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作为九三学社社员,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提高责任担当,紧跟国家需求的重要任务。《公报》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等领域的突破,这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升级。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高校教育科研工作者,应牢记立德树人使命,紧跟前沿卡脖子科学难题,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做出应有贡献。(编辑、审核:曾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