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党外人士热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全国教育大会于9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我党外人士高度关注大会盛况,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全国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地球科学学院童金南教授: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到会作重要指示,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年是我从教的第40个年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既感职业光荣,更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责任重大。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践行教育家精神是我忠实的信念和毕生的追求。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湖北省委会副主委,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教授: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高瞻远瞩和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给我们极大的鼓舞,深感重任在肩,未来可期。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企业卡脖子技术攻关,探索实行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的有效机制,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更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使命担当。展望未来,我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的新工科领军人才。

湖北省人大代表、洪山区人大代表,民盟地大委员会副主委,计算机学院副教授朱静: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这也是继今年6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之后,我国一体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关键部署。教育、科技、人才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等改革任务措施融入到了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框架之下,进一步凸显了高等教育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当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抱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湖北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环境学院葛继稳教授:全国教育大会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批又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湖北省政协委员,民盟湖北省委会常委、地大委员会主委,地球科学学院曹淑云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使命与责任。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推动教育模式变革,促使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实现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未来,我将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坚持立德树人初心,为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常务理事、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材料与化学学院娄筱叮教授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教育事业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提出了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与科研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科技人才将科技创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特别是针对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攻克半导体“卡脖子”技术、医疗健康发展、新能源建设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科研素养和教学能力,用奋斗的精神激励学生,为培养品德高尚、专业精深的创新型人才不断努力。

武汉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我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曹桂华教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我国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同时进一步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要实现教育强国目标,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牢牢把握教育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弘扬教育家精神,爱党爱国,爱岗敬业,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为实现教育强国谱写新的篇章。

武汉市政协委员,民革湖北省委会委员、地大支部主委,工程学院宁伏龙教授:国家富强,教育为本;民族振兴,教育为先。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核心,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将牢记“为党育人”初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紧紧扎根中国大地,坚信党对教育工作的正确领导,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思想水平、道德情操,善于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我们将铭记“为国创新”担当,积极把握科教兴国大势,聚焦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扎实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校企科研合作,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我们将谨记“为国育才”使命,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更好结合起来,积极践行“引进来”和“走出去”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话语权,为科教强国建设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

洪山区政协委员,民进湖北省委会委员、地大支部主委,材料与化学学院沈毅副教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党中央继2018年又一次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一线教师,我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振奋,对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充满信心,对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充满期待。课堂教育教学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为建成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洪山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地大委员会副主委,材料与化学学院杨丽霞副教授九月芳华,育李成林,四十载春风化雨育英才;初心不改,笃行不怠,教育路砥砺奋进新征程。回顾过去,在党的带领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新成效;展望未来,仍要锚定目标,奋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正值第40个教师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倍感自豪,也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和科学研究,把基础理论与实际科研相结合,将吃透原理、掌握方法到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条通路,努力培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自主创新型人才,以更加坚定的信念赋能产业发展,发挥电化学专业优势,对接企业需求,促进科研转化,服务产业发展,争做新质生产力的耕耘者。

洪山区政协委员,民盟盟员,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彭静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这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新时代教育的方向。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民建地大支部主委,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江洪副教授: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教育家精神则是践行这一使命的航标和灯塔。教育家精神是热爱教育、献身事业的崇高品质,是对学生负责、对学术负责的严肃态度。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高校教师的基本准则。传承和发扬教育家精神,以教育家精神自勉,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高校教师中的一员,我们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践行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努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为实现教育强国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致公党湖北省委会委员、地大支部主委,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李波教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民主党派人士,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坚持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做有理想、负责任的行动主义者。在本职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投身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同时积极参与党派工作和社会公益事业,力争双岗建功。

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常委、地大委员会主委,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伦澈教授教以来,我深切感受到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与深切关怀,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更是为我们指明了奋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深邃思考和长远布局,也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可能。我深感自豪和期待,因为我有幸参与并见证这一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作为一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我将会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思维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立志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组稿:王艳 审核:曾希)